種子六義

種子六義
唯識宗所立理論, 謂阿賴耶識儲藏諸法種子, 種子有二類, 一為本有種子一為新熏種子。 而種子鬚具備六項條件, 稱為種子六義。 據《成唯識論》卷二等載, 即: 一、 剎那滅, 謂眼、 耳、 鼻、 舌、 身、 意等諸識種一念才生, 生則隨滅, 念念不停, 剎那變異。 二、 果俱有, 果即識與根, 謂識與根同時俱起, 以成力用。 如眼根照色境時, 眼識隨即同緣, 於諸實境分明顯了, 耳、 鼻、 舌、 身、 意亦同。 三、 恆隨轉義, 謂眼耳等諸識起時, 種子隨轉。 如眼根照境時, 眼識種子隨即相續, 無有間隔。 四、 性決定義, 謂諸識各各所緣善、 惡、 無記等三性, 無有間雜。 如眼識緣惡境, 則成惡法, 不能成善法;緣善境, 則成善法, 不能成惡法;若緣無記, 則不能成善惡二法。 五、 待眾緣義, 謂諸識之種子非緣一因而生, 必假眾緣而後成就。 如眼識之種子鬚得空間、 光明、 根、 境等眾緣, 方得顯發。 六、 引自果義, 謂諸識各引自體果用, 非是色、 心交互而成。 如眼根照境時, 眼識即緣所對之實境, 而不混於聲、 香等別體。 見六義別釋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сделать НИР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